• 免费开放获取
    • 免费高质量图片编辑
    • 免费全球推广

留言板

尊敬的读者、作者、审稿人, 关于本刊的投稿、审稿、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,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。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。谢谢您的支持!

姓名
邮箱
手机号码
标题
留言内容
验证码

Hasan M, Zhao J W, Jiang Z Y. Micromanufactur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s: a review. Int. J. Extrem. Manuf. 1, 012004 (2019).
引用: Hasan M, Zhao J W, Jiang Z Y. Micromanufactur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s: a review. Int. J. Extrem. Manuf. 1, 012004 (2019).

复合材料微加工综述


doi: 10.1088/2631-7990/ab0f74
详细信息
  • 刊出日期: 2019-12-01
  • 近年来,复合材料在微型尺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医学、电子、航空航天、微加工等领域的重视。微制造是生产微型复合材料零件的一个共同趋势。事实上,主要由电子产品和硅基产品推动的微型化趋势在过去20年发展非常迅速。然而,硅基产品在几何结构(2D和2.5D)、材料(仅Si)、机械性能和成本方面有一些固有的局限性。这些问题使研究人员找到了可以替代的块材料。结果,由于很难通过整体材料获得最高的材料性能,使用块材料(如金属、陶瓷、聚合物及其合金)的潜力接近饱和。另一方面,复合材料在极端机械、电、磁、光和热性能方面展现了满足新兴工业需求的无限可能。通过选择合适的组合,也可以获得特定性能,因此复合材料从微米到纳米尺度的各种应用中必不可少。然而,还没有一篇全面的文献来综述、比较和讨论正在进行的用于生产微型复合材料组件的微制造方法。本文确定了用于复合材料的主要微制造方法,对其子类进行分类,并重点介绍了复合材料制造的最新发展、新趋势以及关键因素对生产、质量和成本的影响。通过对比研究,阐明了生产复合材料的潜力、多功能性和未来可能的应用。该综述有利于促进微制造技术的发展,以制造复合材料微型产品,来满足世界日益增长的工业需求。

  • 加载中
通讯作者: 陈斌, bchen63@163.com
  • 1. 

   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

  1. 本站搜索
  2. 百度学术搜索
  3. 万方数据库搜索
  4. CNKI搜索

图(1)

Article Metrics

访问量(892) 下载量(3609) 被引次数(0)

复合材料微加工综述

doi: 10.1088/2631-7990/ab0f74
    作者简介:

    Mahadi Hasan,本文第一作者,现为姜正义教授团队的研究生,研究方向主要为分析、制造硬质合金碳化钨和高强度钢的复合材料。某一部件被同时需要的情况下,这种复合材料在同时需要陶瓷材料性能(如硬度、耐磨性等)和高强度钢性能(如韧性、高强度等)的应用中具有潜在用途。

    赵敬伟,伍伦贡大学博士生导师、研究员。2009年获得中国东北大学博士学位,后在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员,2012年进入伍伦贡大学担任副研究员,2015年升为研究员。他的研究方向包括金属轧制技术、微制造以及金属制造中的摩擦学和力学。先后出版学术著作3部、图书章节2篇、会议纪要2篇、研究论文140余篇,其中一篇发表在具有影响力的《材料科学进展》期刊上,主题是先进高强度钢的热机械加工。作为首席研究员,他获得多项具有竞争力的资助,包括ARC资助项目和宝钢澳大利亚联合研发中心(BAJC)项目。担任多家国际期刊的编委会成员或客座编委,ARC资助项目和链接项目资助计划的评估员,以及30多家国际期刊的审稿人。

    姜正义教授,现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伍伦贡大学机械、材料、机电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高级教授。分别于1987年,1990年和1996年在中国东北大学获得学士学位、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。他在先进金属制造领域发表文章580余篇,其中包括420多篇期刊论文,130多篇会议论文和3部专著。他曾获澳洲、日本及中国奖项共计37项,包括澳大利亚杰出青年基金(FT3)、澳洲研究奖学金(两次)、澳大利亚-长江研究学者奋进奖及日本学术振兴学会(JSPS)学术研究奖学金。他目前领导伍伦贡大学一个高度活跃的研究团队,其研究领域包括轧制力学、先进微制造、计算力学和金属制造中的多尺度建模。作为项目负责人,他在管理大型研究项目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。在1996年至1998年曾任中国轧制技术与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,是中国唯一的一个轧制及自动化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,通过在澳大利亚、日本和中国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跨学科经验。

摘要: 

近年来,复合材料在微型尺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医学、电子、航空航天、微加工等领域的重视。微制造是生产微型复合材料零件的一个共同趋势。事实上,主要由电子产品和硅基产品推动的微型化趋势在过去20年发展非常迅速。然而,硅基产品在几何结构(2D和2.5D)、材料(仅Si)、机械性能和成本方面有一些固有的局限性。这些问题使研究人员找到了可以替代的块材料。结果,由于很难通过整体材料获得最高的材料性能,使用块材料(如金属、陶瓷、聚合物及其合金)的潜力接近饱和。另一方面,复合材料在极端机械、电、磁、光和热性能方面展现了满足新兴工业需求的无限可能。通过选择合适的组合,也可以获得特定性能,因此复合材料从微米到纳米尺度的各种应用中必不可少。然而,还没有一篇全面的文献来综述、比较和讨论正在进行的用于生产微型复合材料组件的微制造方法。本文确定了用于复合材料的主要微制造方法,对其子类进行分类,并重点介绍了复合材料制造的最新发展、新趋势以及关键因素对生产、质量和成本的影响。通过对比研究,阐明了生产复合材料的潜力、多功能性和未来可能的应用。该综述有利于促进微制造技术的发展,以制造复合材料微型产品,来满足世界日益增长的工业需求。

English Abstract

Hasan M, Zhao J W, Jiang Z Y. Micromanufactur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s: a review. Int. J. Extrem. Manuf. 1, 012004 (2019).
引用本文: Hasan M, Zhao J W, Jiang Z Y. Micromanufactur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s: a review. Int. J. Extrem. Manuf. 1, 012004 (2019).
Hasan M, Zhao J W, Jiang Z Y. Micromanufactur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s: a review. Int. J. Extrem. Manuf. 1, 012004 (2019).
Citation: Hasan M, Zhao J W, Jiang Z Y. Micromanufactur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s: a review. Int. J. Extrem. Manuf. 1, 012004 (2019).

目录

    /

    返回文章
    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