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论文 开放获取

3D打印有机水凝胶应变传感器的结构优化策略:实现高灵敏度与高稳定性

  • 摘要:

    研究论文 ● 开放获取阅读更多

    1. 文章导读
    有机水凝胶应变传感器因柔软贴肤备受关注,但结构设计不当常导致灵敏度与稳定性不足。近期,南方科技大学付成龙教授、白家鸣副教授、葛锜教授、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杨会颖教授课题组联合开发了一种3D打印有机水凝胶应变传感器,通过设计不同泊松比结构,实现高灵敏度与高稳定性的突破。方格结构传感器在离子和电子模式下分别达到4.5和1.5×106的灵敏度,为柔性可穿戴设备在健康监测和人机交互领域提供了全新方案,并在SCI期刊《极端制造(英文)》期刊上发表了题为“3D printed organohydrogel-based strain sensors with enhanced sensitivity and stability via structural design”的文章。

    2. 图文解析

  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结构设计引入正、近零和负泊松比的有机水凝胶结构,结合3D打印技术,实现了应变去集中化,显著提升了传感器的灵敏度与稳定性。进一步通过3D定制设计,使传感器具备良好的穿戴性与透气性(如图1所示)。

    Fig-1_画板 1.jpg

    图1 可穿戴和透气的三维有机水凝胶应变传感器设计思路。

    本研究设计并制造了具有正、近零和负泊松比的块状、菱形、方格和花生形水凝胶结构,揭示了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。其中,方格结构因接近零泊松比,在拉伸过程中角度几乎不变,实现了更均匀的应变分布和更高的弹性恢复能力(如图2所示)。此外,方格结构水凝胶表现出最高的灵敏度。通过对拉伸前后边缘和节点处电流密度变化的分析,方格结构因边缘扩张变形机制,导致动量转移碰撞频率高,传感灵敏度高(如图3所示)。进一步减少方格单元数量,降低线与节点间的应变差异,从而提升传感器稳定性。所制备的离子与电子导电水凝胶仍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,灵敏度分别达到4.5(0–200%应变)和13.5/1.5×106(0–2%/2%–100%应变),远超文献报道水平(如图4所示)。最后,本文成功打印出三维方格结构传感器,可直接穿戴在手指,兼具透气性、稳定性、生物相容性等优势。最终传感器集成于人机交互系统中,实现了最小监测角度达5°的精确控制,展现出卓越的操作稳定性(如图5和视频1、 2所示)。

    Fig-2_画板 1.jpg

    图2 有机水凝胶的制备及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。

    Fig-3_画板 1.jpg

    图3 有机水凝胶结构对传感性能的影响机制。

    Fig-4_画板 1.jpg

    图4 有机水凝胶的结构优化及其力学与传感性能。

    Fig-5_画板 1.jpg

    图5 三维有机水凝胶传感器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。

    视频1(见文末)

    视频2(见文末)

    3. 总结与展望

    本研究基于DLP 3D打印技术,构建了正、近零与负泊松比的菱形、方格和花生形有机水凝胶结构,系统揭示了结构对力学与传感性能的影响机制。结果表明,方格结构在拉伸时因边缘角度扩张效应显著增强电阻变化,提升了传感灵敏度。通过结构优化,有效降低线区与节点间的应变差异,实现应变去集中化,提升了传感稳定性。进一步制备的3D定制化方格结构传感器兼具良好的可穿戴性与透气性,并成功应用于人机交互系统,实现对瘫痪患者抓握动作的实时精准监测,展示了其在柔性可穿戴电子与人机交互领域的广阔前景。

     

/

返回文章
返回